问题 | 面对单位逼员工辞职,如何维权? |
释义 | 未经协商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破裂,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补发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赔偿。员工不需写辞职申请书,如遭暴力威胁可报警,私下录音录像可作为证据。 法律分析 公司未经协商,擅自变更劳动合同主要内容,停发工资、停缴社会保险,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意向的,公司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应该补发拖欠员工工资,给付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公司逼迫员工自己离职,可以继续上班,不要写辞职申请书,写了就没有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采取暴力方式威胁员工可以报警。自己私下录音录像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拓展延伸 应对单位逼员工辞职,如何保护职业权益? 面对单位逼迫员工辞职的情况,保护职业权益至关重要。首先,员工应了解劳动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其次,收集证据,包括工作合同、工资单、通知书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明。与此同时,与同事和工会保持密切联系,共同行动,争取集体权益。此外,寻求专业法律援助也是明智之举,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如果必要,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单位,维护自己的权益。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遵守法律程序,坚守原则,争取公正对待。通过这些努力,员工有望保护自己的职业权益并获得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语 面对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停发工资等违法行为,员工应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职业权益的关键在于了解法律法规、收集证据、与同事合作,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遵循法律程序,坚守原则,员工有望获得合理的解决方案,维护自己的职业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