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重庆住房公积金可以异地贷款吗 |
释义 | 与重庆职工相同。借款申请人备齐办理材料,由开发单位代为上交贷款代理网点提出申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审核;在登记机关办理抵押手续(有贷款的需还清贷款,办理解押手续);抵押手续办理完成,资料交回贷款代理网点进行放款审核;银行发放贷款转入账户,借款人前往办理网点领取借据。 一、公积金贷款的程序 1、申请。借款人持购房合同和开发商售房许可证复印件、身份证、住房公积金储蓄磁卡、印章到各区县的建行房地产信贷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还须携带结婚证或其他夫妻关系证明),填写“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申请书”。 2、审核。在提交申请后,贷款银行会根据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考核借款人是否符合贷款条件,计算贷款额度,确定贷款期限。 3、签借款合同。贷款银行审核借款人的申请后,借款人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 4、担保。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有两种担保方式,即用自有、共有或第三人房产进行抵押或者用国债、银行定期存单等贷款银行认可的有价证券进行质押,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 5、办理抵押保险手续。借款人到产权部门办理完抵押或质押手续后,连同借款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房屋他项权证、抵押权证明书等借款资料交贷款银行办理房屋保险手续。 6、签订还款协议和划款。采用储蓄卡代扣方式还款的,借款人到建行储蓄网点办理还款代扣储蓄卡,并与贷款银行签订代扣协议。委托单位代扣还款的,单位与贷款银行签订协议。 7、银行划款。借款人按与贷款银行约定的时间到贷款银行办理领款手续,贷款银行将款项划入售房单位;用于修、建房的贷款,借款人按借款合同支取。 二、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怎么处理 使用商业贷款贷款买房在正常还款的情况下并满足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条件,可以申请商贷转公积金, 根据公积金中心的规定,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申请人需要连续足额缴存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且职工用商贷购买的房屋在石家庄辖区内并已办理房产证。在满足条件的可以参考一下申请流程: (一)申请 申请人向公积金中心提出申请。 (二)审核 申请人需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职工用商贷购买在石家庄辖区内已办理房产证的房屋。 (三)贷款初审 申请人提交材料,信贷专员对申请人的贷款条件、额度、期限、还款能力及抵押房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四)签订合同 通过审批后公积金中心委托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抵押合同》。 (五)解除抵押 申请人自筹资金还清商贷,办理房屋解押手续。 (六)再办抵押 将房屋他项权抵押到公积金中心名下。 (七)发放贷款 公积金中心取得房屋他项权后,签发《公积金贷款放款通知但》,委托银行将贷款划转到申请人的银行账户。 三、银行贷款做抵押的流程是怎样的 银行贷款做抵押的流程是首先客户申请,银行对借款人提交的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银行对申请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最后是发放贷款。 1、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咨询银行办理抵押贷款需要的贷款材料,以及咨询能申请到的贷款额度,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贷款手续。 2、银行审批。当借款人确定要办理贷款之后,经办人会给借款人注册办理手续,要求借款人需要审核的贷款材料一起上交给经办人,银行会对借款人的材料进行审核。 3、办理抵押或公证手续。如果银行已经同意借款人申请贷款,有贷款的资格,那么借款人就要办理相关抵押登记手续以及公证手续。如果贷款材料审批不过,银行会将贷款材料退回给借款人。 4、签订贷款合同,银行发放贷款。当相关的手续都办理完成,借款人就要和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并且借款人要在贷款行办理个人贷款账户,银行按照合同确定时间内给借款人发放贷款资金。 5、还款。当借款人拿到贷款之后,借款人必须要按照贷款合同上的还款规定按期偿还贷款。结清贷款之后,借款人要记得办理抵押撤销手续,避免以后申请贷款遇到难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条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设区的市(地、州、盟)应当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立一个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运作。县(市)不设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前款规定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在有条件的县(市)设立分支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其分支机构应当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统一核算。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直属城市人民政府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的事业单位。 第十一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履行下列职责: (一)编制、执行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计划; (二)负责记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等情况; (三)负责住房公积金的核算; (四)审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 (五)负责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和归还; (六)编制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七)承办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