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冒产品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我国相关法律中,对于假冒产品的行为明确规定,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话,有可能会被当地的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如果情节非常的严重,主要责任人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市场当中销售的这些假冒伪劣的产品不仅给正规厂家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的假冒伪劣产品会直接伤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肯定是势在必行的,一般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主要是面临行政处罚,消费者对于这种无良商家也要及时到消协举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