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我国《刑法》“罪责自负”原则,未成年人犯罪应由其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的,根据《民法典》相应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 2、法定监督责任 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及对未成人的成长负有的法定监护责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 (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一条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因未成年人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请求赔偿。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能够证明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