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所面临的责任
释义
    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及如何应对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补签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直接要求签订、向工会反映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为了破解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的泛滥和用人单位不订立劳动合同的顽疾,《劳动合同法》强调劳动合同的书面化,不管订立、变更、解除、终止一律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也作了与此相关的实施规定。
    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知道,公司必须要在用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的话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此时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补签劳动合同,并要求其进行一定的赔偿。
    公司没给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不愿意对工人承担应有的责任,不愿意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形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直接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2、如果用人单位有工会组织,就业者也可以向工会反映情况,请工会出面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
    3、如果用人单位执意不肯签订劳动合同,就业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的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情况,由劳动行政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很多就业者到用人单位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或者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甚至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这样,就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没有任何合同。但是,就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还是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因此,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就业者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仍然有权向用人单位索取赔偿。
    结语
    劳动合同的签订对于保护双方权益至关重要。如果公司没有给您签订劳动合同,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问题:1、直接向公司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2、如果公司有工会组织,您可以向工会反映情况,请求工会出面要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3、如果公司仍然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您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情况,要求他们督促公司与您签订劳动合同。即使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您与公司之间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如果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您仍然有权向公司索取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