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
释义
    仲裁裁决生效后,劳动仲裁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商事仲裁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中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执行程序由最先接受申请的法院负责执行。
    法律分析
    仲裁结果出来后按照仲裁决定书上的决定执行。
    仲裁裁决生效后,应向哪个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有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之分。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分别向上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执行。
    商事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分别向上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执行。
    附:相关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拓展延伸
    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程序
    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程序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一方未履行裁决结果时,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介入,并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来实现裁决的强制执行。该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申请方需要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被执行方未履行裁决。其次,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如果法院受理申请,将发出强制执行令,并通知被执行方。被执行方在收到通知后应立即履行裁决。如果被执行方拒绝履行,法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冻结银行账户等,直至裁决得到完全执行。强制执行程序的目的是保护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确保裁决结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履行。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仲裁结果一旦生效,应按照仲裁决定书上的决定进行执行。对于劳动仲裁裁决,如果对方不履行义务,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商事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申请将由最先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负责执行,以确保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强制执行程序旨在确保裁决结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六章 执 行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六章 执 行 第六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四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则 第二十六章 仲裁 第二百八十一条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
    (四)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