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责任的划分与追究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在共同饮酒的情况下,如果饮酒人出现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等行为,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而如果饮酒人出现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的情况,共同饮酒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通常情况下,责任应由受害饮酒人自己承担。不过,在以下情形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 2、强迫性劝酒; 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一、同台喝酒致死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大多数情况之下应当由饮酒人自行自负损失。但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情节,则共同饮酒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下列四种劝酒情形需要承担法律责任:1、带有强迫性质的劝酒,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之下,仍然劝酒的行为;2、在知道受害人不能喝酒的情形下劝酒的,比如知道受害人身体有疾病不能饮酒,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没有把醉酒的人安全护送回家,在饮酒者已失去或者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者安全送回家中;4、未劝阻酒后驾车并且出现损害的。在醉酒者神志不清之下不劝阻开车的,也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四种情形就是负连带责任的情况。 二、喝酒致死同桌酒友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喝酒致死,同桌酒友有下列行为的,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强迫性劝酒。 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2)明知对方有相关疾病或不能喝,仍劝酒。 如果明知对方不能饮酒,最后因喝酒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劝酒者需要担责 (3)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同饮人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结语 通常情况下,责任应由受害饮酒人自己承担。不过,在以下情形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一)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二)强迫性劝酒;(三)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四)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四种情形,共同饮酒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如果饮酒致死,则同桌酒友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具体情况包括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有相关疾病或不能喝仍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