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3000万非法集资案的审判结果是什么? |
释义 | 集资诈骗3000万,数额特别巨大,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非法集资是指未经许可向不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集资,且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非法集资的处理由省级政府负责,县级以上政府确定的部门负责具体工作。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集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实质。 法律分析 集资诈骗3000万,数额特别巨大,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处置非法集资的部门是谁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不特定对象或者超过规定人数的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行为。金融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其中,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省级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处置非法集资职能部门履行非法集资预防监测、行政调查处理和行政处罚等职责;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处置非法集资相关工作。处置非法集资过程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的特点是什么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对于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犯罪行为,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非法集资的处置部门由省级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能部门负责非法集资的预防监测、行政调查处理和行政处罚等相关工作。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以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的实质。在处理非法集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十九条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