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职务犯罪案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吞、截留、窃取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贿赂等行为。在职务犯罪案件中,检察院和法院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首先,检察院负责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认定和起诉工作。检察院应当依法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提起公诉。如果检察院认为职务犯罪案件证据不足或者不构成犯罪,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其次,法院负责审理职务犯罪案件并作出判决。法院应当根据职务犯罪案件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依法审理。如果认定被告人犯有职务犯罪,应当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截留、窃取或者以其它方式非法占有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索取他人财物而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依法对被告人进行传讯、讯问;可以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等强制措施。检察机关依法认为证据不足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由人民法院的合议庭或者指定审判员进行审判。对其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