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错误判决的追责问题 |
释义 | 法院错判案件的追究责任原则:实事求是、依法审查、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终身追究责任、责任自负罚当其过。对于错判案件,当事人可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如确实错判造成损失可申请赔偿。 法律分析 法院是个庄严而又神圣的地方,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在法院处理诸多案件的过程中,偶尔也会有判错的情况,一旦法院判错案的话对当事人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危害。那么当我们遇到法院错判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该如何追究责任呢?该坚持什么原则去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当法院的判决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维护自身的利益,申请上诉或者案件重审。 2、坚持依法审查,依程序确认的原则。对法院错判的案件,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再次审查,严格核实审查过程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法律程序确认相关责任负责人。 3、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错判的案件,针对相关的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教育学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对相关案件人员进行教育,杜绝结案后再次触发相关案件。 4、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原则。不敢时间过了多久,只要是发现案件存在错判的情况,对当时的审判人都要给予责任追究,使每个参与案件审判的人都要积极认真的对待经手的每一个案件。 5、坚持责任自负,罚当其过的原则。涉案人员责任到人,分情况进行处罚。 法院会有错判的时候,当每个人真正遇到错判的案件时,如果是你认为错判了而且是一审的,可以提出上诉;如果是终审的,那么可以通过申请再审,也就是申请审判监督的程序来对错判的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如果法院确实错判,而且判决结果对自己和家庭的声誉和财产造成损失,这种情况可以申请赔偿,案件属实时国家会酌情况给予一定的赔偿。 结语 法院是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机构,但偶尔也会出现错判情况。当我们遇到错判时,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积极争取权益,申请上诉或案件重审。同时,依法审查、确认责任,并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错案责任应终身追究,每个参与案件的人都应认真对待。无论是一审还是终审错判,我们可以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以重新审理案件。如确实受损,可申请赔偿,国家会酌情给予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三条 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五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