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撞死人能判死刑吗
释义
    开车撞死人判不判刑,关键看行为人是否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对这场交通事故是否有责任,具体需结合案件事实情况,具体量刑一般要考虑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谅解、前科劣迹、累犯等等情节,是否构成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犯、胁从犯等等情节,是否存在未成年人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情节,审查起诉阶段可查阅案卷材料,根据案件事实,提出减轻、从轻处罚的材料和辩护意见,申请取保候审,争取减轻、从轻处罚或缓刑。
    一、首次犯罪法院是否会判轻点
    首次犯罪法院是否会判轻点,根据情况相对从轻处罚。
    法院在进行判刑处罚时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确定是否进行减轻处罚,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法定减轻情节但是的法院就会考虑减轻处罚。
    减轻处罚主要分成两种:
    1、法定的减轻情节;
    2、酌定的减轻情节。通俗的讲,法定的就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要符合情况,法院就必须减刑,酌定的就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类似情节,法院可以在量刑时予以考虑,予以减刑。
    主要的法定减轻情节有: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
    2、防卫过当;
    3、避险过当;
    4、犯罪中止;
    5、从犯;
    6、胁从犯;
    7、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
    二、刑法定罪量刑的基本方法
    1.量刑步骤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并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
    2.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1)具有单个量刑情节的,根据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直接调节基准刑。
    (2)具有多个量刑情节的,一般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适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3)被告人犯数罪,同时具有适用于各个罪的立功、累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调节个罪的基准刑,确定个罪所应判处的刑罚,再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3.确定宣告刑的方法
    (1)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如果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
    (2)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3)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高刑以上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高刑为宣告刑。
    (4)综合考虑全案情况,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可以在20%的幅度内对调节结果进行调整,确定宣告刑。当调节后的结果仍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依法确定宣告刑。
    (5)综合全案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缓刑、免刑的,应当依法适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6: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