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辩护人是指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接受人民法院或者被告人委托行使辩护权的人。在刑事诉讼中,辩护职能由辩护人、嫌疑人和被告共同承担。辩护人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积极对抗承担起诉职能的起诉人,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轻罪或者减轻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鼓励法官在中立的基础上公正判决。在中国,辩护人包括律师,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单位推荐的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二条 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