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盗窃案件时的应对方法 |
释义 | 盗窃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盗窃是违法行为,当自己遇上盗窃案件的时候,要冷静处理: 1、立即报案,保留现场。 2、及时检查自己的丢失物品,若可以及时挂失的物件尽快挂失。及时止损。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3、向警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客观回答有关部门和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隐瞒情况不报。 一、财产侵占罪的特征是什么? 1、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最核心的是处分权,即按照所有人自己的意志对财产进行自由处分的权利。一般来说,对任何一种权能的侵犯,都是对所有权不同程度的侵犯,而对处分权的侵犯,则是对所有权整体的最严重的侵犯,也是绝大部分侵犯财产罪的最本质的特征。侵犯财产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的物质表现,即公共财物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2、客观方面是将他人的财产非法据为已有 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财产非法据为已有,或者损坏他人财产,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侵犯财产的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客观表现: 其一,采用各种非法方法和手段,将他人控制下的财物,转移到行为人的控制之下,并据为己有,如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等等犯罪; 其二,将业已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应当退还而拒不退还,非法据为己有,如侵占罪; 其三,擅自动用自己经手、管理的财物,如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其四,毁坏公私财物,使财物的价值全部或部分丧失的,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大多数侵犯财产罪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而不可能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但是,侵占罪表现为不作为,即应当退还或交出而拒不退还或交出。 3、犯罪主体大多是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 本类犯罪的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少数几种犯罪,如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为特殊犯罪。 4、本类犯罪在主观方面出自故意 犯罪目的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占多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以将公私财物非法转为己有或者第三者不法所有为目的,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第二种以非法暂时使用为目的,并非意图转归己有,如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第三种,是以毁坏财物为目的,即行为人不想占有该财物,而是要毁灭该财物,或者损害其价值。 二、被网络诈骗该怎么办 一旦遭遇网络诈骗,首先,应当保持冷静、切莫慌张。先确定自己的损失,如钱财、物品等,可以的话,可列出损失清单,供报案所用。如被骗财物为游戏道具、游戏币、账号或其他虚拟物品,请先联系该游戏、软件或网站的管理员进行处理。 第二,尽快报警、防止二次受骗。确定了损失之后,必须尽快报警,切不可再联系网络诈骗者,防止二次受骗。有的受害者挽回损失心切,未经报案便私下联系网络诈骗者,并且轻信了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谎言,二次受骗,使损失进一步扩大。 第三,想尽办法、尽快止损。报警之后,可想办法进行止损,如尽快联系银行或快递公司等。若为网银诈骗,应保存诈骗者开户行及账号等信息。 第四,搜集证据、妥善保存。网络诈骗者一般都是通过媒介与被害人接触联系,如QQ、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受害者应保存所有证据,以及交易记录、网络聊天记录、对方的联系方式。 第五,选择正确的报案地点。被骗人可以向案发地、诈骗行为实施地、诈骗结果发生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 第六,如实反映案件情况。有的受害人因受到网络诈骗而感到懊恼和羞愧,很少报案或者即使报案也对案件事实有所隐瞒,这将会给公安机关破案增加难度。为了尽快抓住犯罪嫌疑人挽回损失,因此,在报案后,向办案民警如实反映案件情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