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我国采用夫妻共同财产制,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不分份额共有。如果婚姻财产没有法定分割,即使夫妻一方申请分割婚姻财产,法院也不会支持。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婚后财产的分割有三种常见情况和分割意见:婚内夫妻双方达成协议并达成有效财产协议的,一般按照财产协议分割。婚姻中夫妻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以出资人子女名义登记的,视为只赠与子女一方,该房产视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父母双方出资购买的房产,产权以一方子女名义登记的,视为双方按照父母的出资份额所有。婚后夫妻用共同财产购买的财产,按照照照顾妇女和子女、使用方便的原则进行分割。如果离婚时房地产仍有贷款,还需要明确剩余房贷由谁承担。一般来说,获得产权的一方负责偿还贷款,并给予对方相应的财产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