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概念、特点和影响
释义
    中国退休养老金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退休养老金双轨制”。这种双轨制是由于城镇养老保险改革先从企业开始,而机关事业单位仍然采用单位管理制度。然而,2015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束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
    法律分析
    所谓“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从总体上说,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这是因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改革是从企业开始的,企业先实行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差距。具体说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阶段(1951-1978年);二是对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的探索阶段(1978-1991年);三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阶段(1991年至2014年)。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拓展延伸
    概念的本质、特征以及深远影响
    概念的本质是指其所代表的基本属性或核心特征,它是对某一事物或概念的本质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和总结。特征是指概念所具备的显著特点或独特属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概念的本质。深远影响是指概念对于相关领域、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长远效果。概念的本质、特征和深远影响相互关联,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应用于实践和决策中,为个体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变革和发展。
    结语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产物,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这一决定对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改革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概念的本质、特征和深远影响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和决策中,推动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变革和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2: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