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确定重罪择一原则? |
释义 | 选择一种重罪的情况:在多种犯罪行为中,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废物罪、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诈骗罪、破坏设施罪、危险行驶罪、侵犯知识产权等,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定罪。 法律分析 择一重罪的情况: 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同时又构成通常伪劣产品罪(销售额达到了5万元以上)与特殊伪劣产品罪的2、既未经许可走私废物,又偷逃应缴税额,同时构成走私废物罪和走私普通货物罪3、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诈骗财物4、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同时又构成盗窃罪的想象竞合5、危险行驶罪,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如交通肇事罪)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同时构成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侵犯著作权、虚假广告、违法经营、违法行医、违法采供血等犯罪的7、利用虚假广告(构成虚假广告罪),推销伪劣商品,进行诈骗的8、绑架经过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绑架罪和抢劫罪,择一重罪。 9、抢夺罪,因用力过重招致被害人跌倒的仍定抢夺罪;使人重伤、丧命的,同时构成过失使人重伤、过失使人丧命罪的、择一重罪。 拓展延伸 重罪择一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实践指南 重罪择一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在确定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与社会危害程度之间进行权衡。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涉及到刑事法律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量刑、刑事责任、刑事证据等。在实践中,我们应当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主体的过去行为、社会影响等因素,以确保公正、合理地确定重罪择一原则的适用范围。为了更好地应用该原则,律师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相关判例和司法解释,同时注重案件的事实调查和证据收集,以提供有力的辩护和支持。只有在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正审判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重罪择一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用于权衡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与社会危害程度。在具体案件中,应综合考虑犯罪性质、犯罪主体的过去行为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律师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判例和司法解释,注重事实调查和证据收集,以提供有力的辩护和支持。只有在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指导下,才能确保公正审判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