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案中退赃是否影响判决结果? |
释义 | 盗窃退赃能否缓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来说,如果盗窃行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积极退赃,且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判处缓刑;但如果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即使退赃也不可以判处缓刑。此外,初犯、偶犯,盗窃数额不超过3万元,同时具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退赃并积极缴纳罚金的也可以判处缓刑。缓刑制度有利于促使罪犯改恶从善。 法律分析 盗窃退赃能否缓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盗窃行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积极退赃,且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判处缓刑; 2、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即使退赃也不可以判处缓刑; 3、初犯、偶犯,盗窃数额不超过3万元,同时具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退赃并积极缴纳罚金的。 一、被判处缓刑的情况如下: 1、犯罪情节相对较轻; 2、悔改的表现形式; 3、不存在累犯的危险; 4、宣布缓刑对他们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负面影响。 二、盗窃罪从轻处罚的情节如下: 1、对于未成年人犯盗窃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2、对于盗窃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综上所述,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如果在该期限内遵守了一定的条件,所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否则,仍然要执行所判刑罚。缓刑制度有利于促使罪犯改恶从善。 结语 盗窃退赃能否缓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包括犯罪行为、数额、悔改表现、年龄、初犯、从犯等因素。如果符合缓刑条件,可以判处缓刑,但如果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则不能判处缓刑。缓刑制度有利于促使罪犯改恶从善,但同时也需要考虑社会安全和刑罚的威慑力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