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煽动民族仇恨罪怎么判? |
释义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刑法第249条),是指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少数民族侵犯民族风俗习惯罪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犯、手段恶劣、引起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重混乱,产生恶劣政治影响的。 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盗古墓要怎样处罚 盗古墓的行为如果构成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古墓葬,是指清代和清代以前中华民族历史上建造并留下的墓穴及其有关设施。 三、在谈煽动民族歧视罪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煽动民族歧视罪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民族仇恨,情节严重的行为;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且以激起民族仇恨为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