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监督的主体有哪些
释义
    行政监督的主体。在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就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包括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的上下级机关,如国务院、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和各级人民政府;还包括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各专门职能机关,如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等。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体制是由行政组织内部的同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外部的异体监督两部分构成。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五种类型:
    1、执政党的监督;
    2、权力机关的监督;
    3、行政机关的监督;
    4、司法机关的监督;
    5、社会监督。
    一、行政监督的特征是什么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1、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是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2、被监督的对象,称为行政相对方,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其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决定、命令的情况。
    4、其目的是,监察和督导国家公共政策执行机关工作人员及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纪守法情况。
    二、行政监督有哪些分类
    行政监督有两种用法:一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依法对行政相对人是否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行政检查。另一种是指行政组织系统内容的监督检查,指的是对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监督。由于第一种行政监督本质上属于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活动的组成部分,所以用行政管理或行政执法即可涵盖,因此一般行政法上的行政监督主要是指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其监督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第一种意义上使用行政监督概念的著作以及法律规范是极少的。
    行政监督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通常由:
    1、以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一般监督与特别监督。
    2、以行政监督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公安、工商、海关、资源、环境保护、审计等行政监督。
    3、以其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4、以其主体的任务为标准,可分为依职权的监督与依授权的行政监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6: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