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案件是否适用调解? |
释义 | 民事诉讼案件可进行调解,庭前调解是一种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一般民事诉讼案件审理需要6个月时间,延长后可达12个月,需上级法院批准。民事调解书不履行将被法院强制执行,拒不执行者可面临罚款、拘留、刑事追责等后果。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人民法院可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一方进行罚款、拘留,构成犯罪者将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吗 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有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前调解、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社会化调解、开庭调解、送达调解等。其中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 二、一般民事诉讼案件审理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民事诉讼案件审理需要6个月的时间。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延长后可以是十二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三、民事调解书不履行后果 民事调解书不履行的后果是会被法院强制执行。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通知其履行后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的执行措施。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甚至以暴力、威胁方法予以阻碍,人民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刑法规定,可对其罚款、拘留直至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调解是解决民事诉讼案件的一种方式,包括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前调解等多种形式。一般民事诉讼案件审理期限为六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至十二个月。民事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如一方拒不履行,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如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并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人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