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两份合同不一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法律分析:1、双方当事人所持的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两份合同内容不一致的,需要对合同进行解释。 3、对合同作解释时,根据双方的交易习惯和合同的通常用语来进行。 4、双方就合同解释无法协商一致的,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官综合案件情况及相关证据进行认定。 一、民法典规定合同签订后是否能变更 合同签订后能变更。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可能由于某些原因需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如对原合同中约定不够清楚的部分加以明确、细化,或根据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加以调整或改变。这种对合同内容的修改或改变就是合同的变更。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怎样办理商品房买卖公证 在办理商品房买卖合同公证时,申请公证双方需要向公证机关提交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出售方:企业营业执照、房屋所有权证或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及买卖房屋合同文本。购买方: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法人资格证书。房屋买卖双方在办理合同公证时,公证机关一般要向双方当事人了解以下情况:1、买卖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2、房屋状况;3、双方当事人对买卖合同内容是否认同,是否协商一致以及法律后果是否明确。在提交了所需材料之后,公证机关除去要对所提交材料是否齐备、属实进行审核之外,主要对合同的下述内容进行审核:当事人双方的基本情况;合同中买卖房屋的坐落位置、数量、房屋结构、质量及附属设施情况和使用面积;房屋买卖价款数额、付款日期、付款方式;被买卖房屋交付使用时间;办理房屋产权过户及有关手续的约定;双方违约责任;双方当事人认为应当约定的其它内容;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及签约时间等。公证机关工作人员对审查内容审核之后,将符合公证条件的公证事项填写审批表,正式办理合同公证手续。 三、最有效的合同纠纷是怎样的呢 实践生活中处理合同纠纷的方式有:第一是通过协商解决,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遵循诚信原则,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第二是通过第三方调解,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解释说明和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第三是进行仲裁,合同仲裁,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到约定的仲裁机关进行仲裁,仲裁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第四是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纠纷的活动,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司法判决。 最有效率的解决方式应该是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避免一些法律费用和时间消耗。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