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期间能否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
释义 | 二审中可以申请证人出庭。当事人中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一审已经向法院提交了证人证词,二审还应该继续对一审的证据进行审查,在二审可以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一、二审中增加诉讼请求有什么要求 二审中增加诉讼请求,一般是不允许的,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由当事人上诉而引起的。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将副本在5日内送达被上诉人,由此时间可推算对方是否上诉,当然也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非同一天收到判决书。 如果收到上诉状,被上诉人有15天答辩期,二审答辩较一审重要,因为一审要开庭审理,当庭可以详尽发表意见,而二审由开庭审和书面审,若不交答辩状,而法院又决定书面审,则发表意见的机会就少。所以,应重视写好二审答辩状。 原审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连上诉状、全部案卷、证据,报送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立案后应在3个月审结判决上诉案,30日审结裁定上诉案。 二审与一审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可以书面审理,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的,可自行判决裁定;另一个特点二审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没有陪审员。当事人可以对二审合议庭人员提出回避的申请。一般二审开不开庭,关键看双方对事实认定是否有意见,如果是适用法律问题,一般不开庭;事实出入较大,一般会开庭。 二审开庭与一审相同,但重点是上诉请求。 在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还是可以和解、调解、撤诉、增加诉讼请求、反诉。在和解的情况下,结案有两种方式:一种经法院同意撤诉;一种制成调解书结案。 二审中,一方或双方撤诉的,应在宣判前提出,并得到法院准许。 二审中,出现增加诉讼请求、反诉的,法院的做法是调解,调解不成应告知当事人另案起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可做出三种不同的判决: ①维持原判; ②发回重审; ③改判。 维持原判是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发回重审适用于认定事实错误或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其它发回的情况有: ①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常判决。如应回避未回避。 ②一审漏审诉讼未判决,二审调解不成则发回。 ③必须参加的诉讼人一审未参加,二审又调解不成。 ④一审判决不能离婚,二审认为应判离,可以调解,调解不成发回重审。 改判适用下列: ①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②原判认定事实不清或错误,证据不足,也可查清后直接改判。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判决之日是生效之日,当事人不得再提出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