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被害人过错量刑的依据如下: 1、被害人实施了先行不当行为。 2、被害人侵犯了被告人的正当法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3、先行不当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性。 一、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2、行为人行为违法; 3、存在损害后果; 4、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 1、暴力侮辱,指对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而使他人的名誉受到侵害; 2、语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词对被害人进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当众出丑; 3、文字侮辱,即通过文字,图形等对他人进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二、盗窃的赔偿是多少 盗窃犯罪的被告人对盗窃造成的财物损失直接给被害人经济赔偿。盗窃案的财产损失被害人不能在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告人盗窃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经追缴仍不能弥补损失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盗窃罪积极赔偿损失是会从轻处罚的,如果在量刑完后再赔偿损失是不会从轻处罚了。盗窃罪侵犯是占有权。 三、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应当具备哪些情形? 因逃逸致人死亡应当具备的条件为: 1、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受伤。 2、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行为人救助被害人、听候处理的义务。 3、肇事者有救助能力。 4、有不救助被害人的逃逸行为。 5、行为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的主观目的。 6、逃逸行为使得被害人死亡。 7、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