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体劳动合同是必须签订的吗 |
释义 | 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并非必须,企业和职工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协商。协商的集体合同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工会的企业则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签订后需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如15日内无异议,则集体合同生效。 法律分析 1、集体劳动合同不是一定要签订的。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所缔结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三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定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定;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又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定。 第三十四条集体合同签定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拓展延伸 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及重要性 集体劳动合同是劳动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要求,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根据我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建立集体劳动关系,签订集体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具有以下重要性:首先,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次,集体劳动合同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双方的权责,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此外,集体劳动合同还能够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因此,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是必要且重要的,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公正,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结语 集体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职工可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草案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公正,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九十六条 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 【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