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处理邻里纠纷的报警途径是什么? |
释义 | 邻里纠纷可报警,打架或影响他人生活违法。相邻权需按《民法典》处理,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处理相邻关系需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法律分析 一、邻里纠纷可以报警吗 邻里纠纷如果出现打架、或者影响到他人生活的情况时,是可以报警的。因民事纠纷打架斗殴或者损害他人财产的,违反《治安管理法》。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协议达成后仍不履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二、相邻权相关的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288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因此,相邻关系是不动产相互毗邻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各自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时,都要尊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权利,相互间应当给予一定的方便或接受一定的限制,法律将这种相邻人间的关系用权利义务的形式确定下来,从本质上讲是一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财产权利的延伸,同时又是对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财产权利的限制。 三、邻居之间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1、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处理相邻纠纷时,应从团结互助、互谅互让出发,兼顾相邻各方的利益,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2、有利于生产的原则。发展生产,繁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因此,在处理相邻纠纷时,应从有利于生产出发,保护群体的生产积极性,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3、方便生活原则。相邻各方在行使相邻时,应为对方提供方便,不得为个人私利给对方制造方便,不得为个人私利给对制造困难,设置障碍,使对方无法正常生活。 结语 邻里纠纷如果涉及打架或影响他人生活时,可报警。根据《治安管理法》,打架斗殴或损害他人财产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调解,若调解无效或协议未履行,公安机关将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民法典》第288条规定,相邻权利人应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处理相邻关系。若造成妨碍或损失,应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团结互助、公平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兼顾各方利益,保障正常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两百八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