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
释义 |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与公序良俗、绿色原则。它是一部典型的早期的民法典,反映了改革原则和传统之间的妥协、折衷,注重实际运用,语言通俗易懂。这部法典对促进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对许多国家及其附属国的民法也有深远影响。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基本原则有什么?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民法典的特点有什么? 民法典的主要特点是: (1)它是一部典型的早期的民法典。民法典明确表述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法原则,阐明了私有财产无限制、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三大民法原则的含义,这是与自由竞争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2)反映出改革原则和传统之间的妥协、折衷。民法典保持了改革的精神,特别是在保证经济关系发展所必要的问题上。 (3)注重实际运用。法典没有总则和过多的抽象概念,实际规范简洁明确;很少有弹性概念,司法机关执行法典时裁量余地不大;法典具体编排不强调科学性和严密性,而是从使用方便出发。 (4)语言通俗易懂,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法律文风。 民法典是第一部法典,它开了近代民事法律法典化的先河,它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的成果,对促进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对许多国家及其附属国的民法也有深远影响,并传到美洲、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使民法法系的范围迅速扩大。 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些原则也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民法典》注重实际运用,语言通俗易懂,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法律文风。 结语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与公序良俗、绿色等。它是一部典型的早期民法典,明确表述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法原则,并注重实际运用,语言通俗易懂,形成了简明扼要的法律文风。作为第一部法典,它对法国资产阶级的成果起到了巩固作用,对促进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其他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民法法系的范围迅速扩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