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校园暴力法律如何处理 |
释义 | 校园暴力处罚如下: 1、实施校园暴力致人轻伤以下后果的,不判处刑罚,会处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 2、致人轻伤以上后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致人重伤的,处3-10年有期徒刑; 4、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 1、学校设门卫。门卫要符合以下条件:无违法犯罪记录、无传染性疾病、思想正派,责任心强; 2、学校门卫实行轮换值班制度。寄宿制学校24小时值班;非寄宿制学校在学生上课时间前30分钟开始值班,放学以后30分钟下班,上述时间之内必须有门卫值班; 3、进入学校的人员,必须持有本校的学生证、工作证、听课证或者学校颁发的其他进入学校的证章、证件。未持有规定的证章、证件的人员进入学校,应当向门卫登记后进入学校。门卫在登记时必须查验证件、问明事由后才能放行,如果有条件联系到相关人员,门卫有联系并核实的义务; 4、对于不能说明事由或者不能出示有效证件的来访人员,一律不得放行,应来访者要求,可以与学校办公室或者有关老师、学生联系; 5、有人强行闯入校园,门卫要立即报警并报告学校负责人和相关负责老师,采取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和老师的安全; 6、老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不得歧视学习成绩差或有其他缺点的学生; 7、老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老师语言要文明,不得侮辱学生; 9、老师不得翻看学生信件、日记; 10、老师发现学生携带违反法律法规或校规校纪的物品时要暂时收缴,并及时交给有关部门或学生家长,除此以外老师不得没收、处置学生的财物; 11、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等有学生在校的时间,校园内要有老师或者保卫人员进行巡逻; 12、老师要积极教育学生不得有不良行为; 13、老师应该就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商量,制定教育措施; 14、发现学生人身安全受到他人威胁或涉嫌参与犯罪组织的,老师要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配合学校向公安部门报告,同时将情况及时通知家长; 15、老师发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或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配合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公安部门反映; 16、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学校要掌握家长的有效联系方式; 17、保障校园环境良好、安全。 综上所述,施暴者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任他得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情节严重,校园暴力触犯的法律会有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等刑法中的罪名。而触犯了这些法律,施暴者会承担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16周岁以下为未成年人,但如果年满14周岁,施暴行为严重的,也会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