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散布不实言论的法律责任 |
释义 | 转发造谣信息需承担责任。根据刑法,明知虚假信息并故意传播扰乱社会秩序者可判刑。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者需接受行政处罚。民事责任方面,侵害他人名誉权或商誉者需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无论是原创还是转发,只要能判断信息为谣言或虚假,当事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首先,我们看刑事法律责任,在现行刑法第291条第三款中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对于转发虚假信息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作了限定,要求是“明知”,也就是排除了不是故意转发疫情不实信息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非故意转发不实疫情信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我们看行政法律责任,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要接受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就有“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从法条的规定看,这里行为要求的是要有主观故意,也就是知道信息不真实还要去散布和传播的,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就是说,只要是明知或者应该知道的就要受到行政法律制裁。应该知道的意思就是以正常人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常识可以判断出信息的虚假的,不管信息是你原创还是你转发的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并不具备判断信息真实的能力,也不是想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而转发的不实信息则不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转发造谣信息有责任吗? 转发造谣信息有责任。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结语 转发造谣信息需承担法律责任。民事上,侵犯他人名誉权或商誉,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行政上,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因此,无论是原创还是转发,只要明知信息虚假,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请大家理性传播信息,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修正案(三)》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