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财务报表造假会造成哪些法律后果? |
释义 | 法律分析:财务报表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企业或个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违法造假的行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以及民事赔偿等多方面的制裁。 1. 行政处罚:财务报表造假可能会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税收法律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改正、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 2. 刑事处罚:财务报表造假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如构成犯罪,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依法可以追究行贿、挪用资金、虚假记账等刑事责任,处以刑罚。 3. 民事赔偿:财务报表造假可能会损害股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他们可以向企业或个人提起赔偿诉讼,要求赔偿其因财务报表造假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十五条:会计机关、会计人员不得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不得作虚假记载,使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得到不当的利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纳税人和纳税义务人应当如实报告应纳税款和纳税信息,不得有遗漏、谎报或者弄虚作假行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国家规定,向有关部门和社会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或者其他欺骗性证明材料,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编第二十一章第七百二十三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