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关系成立期间,劳动者未提供劳动,应该如何支付工资? |
释义 | 什么是提供正常劳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后工资应如何支付 提供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本单位的工资制度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全部工资报酬。 提供劳动就成立了劳动关系吗 劳动中所规范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法律要件: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 未签订合同如何成立劳动关系 未签订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有劳动事实即成立了劳动关系。我国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者离职了,工资拖欠,怎么办 离职了,工资拖欠,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投诉无果或者不想投诉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关系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能否成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之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因此,实践中,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双方合意的文件存在,这份文件也可能会发挥劳动合同的作用。风险提示: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该内容由 孙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