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经济纠纷中,当事人可以利用调解机构进行和解,达成协议解决矛盾。调解具有快速、简便、灵活等优点,避免了诉讼的长周期和高费用。若调解达成协议,双方应签订调解协议书,并在协议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调解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不履行将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调解协议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要求、义务和期限,经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前,可以向当事人推荐调解,当事人同意进行调解的,人民法院可以组织调解。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八条 调解协议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应当记载清楚协议内容,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后,应当认真履行协议。 通过调解机构解决经济纠纷,既可以保护当事人利益,又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当事人应充分认识到调解的优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