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持刀私闯民宅罪什么罪
释义
    私闯民宅定罪的定罪标准是当事人非法进入别人的住宅,并且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别人的正常生活或者引起了其他严重后果,如果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话,按照刑法的规定可以对当事人处三年左右的有期徒刑,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构成此罪的要从重处罚。
    一、私闯民宅让狗咬了怎么处理
    私闯民宅让狗咬了的处理:这属于自陷风险的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自己承担责任。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侵入住宅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实施了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追诉。
    二、私闯民宅打110管吗
    私闯民宅打110管不管要看具体情况了,如果那个人只是闯进来没做什么事情,打电话报警也没有意义,如果报警,警察出警,最多从中调解私了了。当然,情况严重的话可能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者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关键看情节是否严重。即只有对严重妨碍了他人居住安全与生活安宁的非法侵入住宅行为,才能以犯罪论处。如果闯进来打砸抢,甚至是入室抢劫,报警肯定要管的。要立案侦查的。如果闯进来还伤人的话,那就是入室行凶,打110报警肯定也是需要管的,而且会立案侦查。
    三、几种常见的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
    1、为实施其他犯罪而将侵入住宅作为手段
    现实生活中,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多数情况下是侵犯财产罪的手段,也有的是伤害住宅内成员的生命、身体以及其他人格法益犯罪的手段。为实施其他犯罪行为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是牵连犯还是吸收犯,我国刑法学界还存有争议,笔者倾向于是牵连犯。主要由于作为独立的犯罪形态,实施了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就已经构成了犯罪。一般地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是手段行为,而在住宅内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则是目的行为,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定罪处罚。比如,行为人为实施强奸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根据刑法理论就直接定强奸罪,而不再对非法侵入住宅行为定罪。有时也存在,目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就可以按所牵连的手段行为定罪,如入室盗窃,由于盗窃数额达不到追诉的标准,或未遂依法尚不应追究其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就可以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定罪处罚。
    2、由矛盾纠纷引起而非法侵入住宅的
    现实生活中,因民事纠纷,或其他纠纷等产生矛盾,经常会出现非法侵入住宅的现象。有的出于报复,有的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讨说法,有的为达到某种目的,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威胁住宅成员,也有的以非法侵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住宅作为要挟行政机关的手段,以达到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对自己有利目的。
    3、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侵入住宅
    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这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和准则,行政机关也不能例外。公权不同于私权,凡是法律没有赋予的,公权机关就不能进行干涉。住宅本身就是保证个人私权的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如随意侵入,也是非法的。行政执法,首先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前提条件。其次,要遵循正当程序。国家公权侵入私人住宅应当有一定前提,那就是公民在实施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如强奸、暴力侵害等活动。而且,进入公民私人住宅进行搜查,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必须履行的法律手续,如《搜查证》、《逮捕证》、《拘留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经法定程序无权随意检查和搜查公民的住宅,如凭借其权威而随意进入公民住宅,亦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刑法》第245条第2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犯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从重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必须忠实于事实真象。故意隐瞒事实真象的,应当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