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公职人员或者企业领导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或者职权、职责之外的影响,以违法的手段获取非法利益或者致使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职务犯罪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不仅仅体现在刑事罚款、民事赔偿等方面,还直接影响企业的商业信誉和财务状况。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对单位犯罪的,依照本法规定,对单位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该罪的规定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九条:企业法人破产时,破产管理人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追偿,包括向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追偿。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经理、工会主席、董事会秘书和其他与公司业务有关的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章程或者决策,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职务犯罪不仅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制度,避免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