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高效农田建设项目包含什么项目 |
释义 | 高效农田建设项目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1、土地整理项目:包括土地开垦、土地平整、排水、填埋、固定沙丘等; 2、水利工程项目:包括水库、大型灌溉渠道、小型灌溉渠道、水闸、泵站、水管等; 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农田道路、桥梁、排水沟、水渠、防风林带、水土保持工程等; 4、农业生产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农业机械库、农产品加工厂、种子繁育场、农村电网、农业服务中心等; 5、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推广基地等; 6、农业生态环保项目:包括农业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生态修复等; 7、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养老服务等。 高效农田建设标准: 1、土地质量标准:高效农田建设应当根据土地质量和水资源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田,优先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捷、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区域。同时,应当加强土壤肥力评价和监测,确保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 2、农田基础设施标准:高效农田建设应当建设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包括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机具库房等,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效益。特别是,应当加强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灌溉的效率和水利设施的使用率; 3、农业机械化标准:高效农田建设应当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应当加强农机具的维护和管理,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农业机械化的成; 4、绿色生态标准:高效农田建设应当注重绿色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效农田建设标准是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现代化农业要求,合理规划、有效管理、科学布局、高效利用农田资源的标准。主要包括土地质量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标准、农业机械化标准和绿色生态标准等方面,旨在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及地方政府投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新建和改造提升)的质量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组织实施的农田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可参照本办法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条 农业农村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从业单位质量管理行为,加强质量管理业务培训,开展质量监督核查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相关的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应按程序报告农业农村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