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十分钟后回来现场的,并且承认自己造成交通事故的,一般不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什么 我国的刑法规定,通常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一般是指,行为人违反了相关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规定,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在发生事故之后,行为人明明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行为而造成了该交通事故的局面,但是却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救助等措施,而是驾车逃离或者把机动车留在原地自己逃离的行为。 二、开车撞到人没事怎么处理 开车撞了人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造成伤亡的,下车对方说没事就离开的,如果事后对方报警,按肇事逃逸处理,除非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现场和解的。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三、倒车碰到别人车走掉了算逃逸吗 倒车碰到别人车走掉了,一般算逃逸的,但是倒车碰到别人车走掉了,有证据证明驾驶人在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不属于肇事逃逸。当事人一定要有证据证明的确不知情的情况下开车走的,交警才能认定当事人的行为不是肇事逃逸,不然交警会认定当事人为肇事逃逸。《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因此,倒车碰到别人的车以后,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或者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或者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都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