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欺诈的主要形式
释义
    合同欺诈的主要形式(一)利用伪造、虚构、盗用或假信誉证件骗取合同的签订,进行合同欺诈。(二)利用合同签约人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管理混乱,进行合同欺诈,甚至行骗者与一些单位人员串通一气共同欺诈单位财产。(三)利用市场供求的微妙关系骗取合同的签订,进行合同欺诈。一是利用市场供求失衡关系向对方承诺包供原材料包销产品,以迎合部份待业人员,下岗工人和农民饥不择食的心理,骗取合同的签订,以达到欺诈钱财的目的。二是利用一些企业急于寻求市场热点,开发高新产品和投资少回报高的项目急功近利心理,以极具诱惑的承诺,诱骗对方签订合同,骗取预付款或保证金。(四)利用人们盲目的急切致富心强,在新行业、新产品上进行合同欺诈。行骗者推出投资少,见效快的生产、加工、种植、养殖、高科技新产品等,与对方签订合同,骗取定金、中介费、预付款等。总之,合同欺诈的伎俩尽管多种多样,但其方法不外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设计出一种不对称的信息格局,诱使他人做出自以为正确但事实是受骗的选择。
    一、合同签订有哪些陷阱呢?
    1、钓鱼合同。行骗人往往利用合同先向对方预付定金或少量预付款,取得对方信任后,骗取全部货物,或者先给付少量货物,蓄意骗取全部货款。随着企业律意识的增强,以往那种空手套白狼的骗术,即利用合同骗取全部货物或贷款的情形已不多见。许多骗子用定金、少量预付款或货物为诱饵,来达到行骗目的。
    2、以假乱真。行骗人主要用假公章、执照、证明、汇票,帐号、甚至假身份证明等为幌子,虚构背景编造谎言,瞒天过海。一般说来,这些人往往通过装点门面显得很阔很派,很有来头,或一掷千金毫不吝惜,或言必称与某某领导人有某某关系,一旦与之签约履约,便逃不脱上当受骗的厄运。
    3、合演双簧。这样的骗子往往在报纸等媒体上发布一些诸如诚寻加工面袋、木包箱铸件等子虚乌有的广告信息,然后以中介人的身份与闻之而来的当事人订立信息中介合同,借机收取所谓的信息费、立项费、中介服务费等,然后再让签约当事人持中介合同到另一个事先已串通好的外地合伙行骗人那里订立虚假加工,并借机收取质保金、履保金、材料款等费用,然后将样品图纸交给对方当事人,制做图纸所要求的样品,并约定,样品不合格,所交费用不予退还。由于图纸设计本身相互矛盾,存有缺陷,当事人根本做不出、也不可能做出合格样品来,当然,签约时受害人不知道也不留意这一点,这样,骗子通过相互勾结,两地串通,一唱一合,共同上演合同欺诈的双簧戏。
    4、偷梁换柱。又可分为明偷与暗偷两种形式。暗偷即通常所说的调包,行骗人利用合同条款约定不明,标的物规格、型号、标准等模糊不清,通常口头约定,故意在成交时以小充大,以次充好,以廉充优,以旧充新借以达到行骗目的。明偷主要先通过签订代销、联销等货物销售合同,但售完货后却不付货款,而从其他地方购进一些质次价高的假冒伪劣产品,借以达到顶帐或赖帐的目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