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签订主体是谁
释义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具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一、个体工商户是不是具备用工主体资格
    个体工商户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但必须经过合法注册,具有营业执照。根据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均可以成为合法的用工主体。认清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以及判断用人单位属于何种性质的主体,这是劳动者参与招聘活动的第一步。
    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怎么算?
    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适用双倍工资的范围。这个适用范围在《劳动合同法》第2条,适用范围中有明确的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适用本法。
    2.双倍工资该怎么计算。实际上双倍工资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
    3.如何定义劳动合同。具备了劳动合同的主要法律特点,就可以认定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