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肖像不构成侵权
释义
    在以下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
    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
    一、没经过他人允许拍照犯法吗
    违法。构成侵害别人的肖像权,是一种侵权行为。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人像、纪实摄影作品如果是没有征得肖像权人同意而拍摄的,原则上不能发表、展览,即使是单纯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展览。
    二、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方面
    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看,人格尊严的基本内容包括:
    1、公民享有姓名权。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对公民姓名权的侵犯就是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侵犯。
    2、公民享有肖像权。肖像权是人形象的客观记录,是公民人身的派生物。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公民享有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要求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给予尊重的权利。
    4、公民享有荣誉权。荣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社会给予的褒扬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如因对社会的贡献而得到的荣誉称号、奖章、奖金等。
    5、公民享有隐私权。隐私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想为外界所知的事,他人不得非法探听、传播公民的隐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