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禁止行为分为哪几类
释义
    禁止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是刑事违法。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对犯罪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对犯罪分子应实行刑事处罚,这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得到公认。而对一般违法行为,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总是认为其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罚,所以不必承担法律责任。其实不然,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信访回复造假要负法律责任吗?
    要负法律责任。(一)对于初次实施违法行为且违法行为轻微的,行为人经教育能够端正认识,明确表示不再违法上访并具结悔过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二)对于信访事项已经依法终结,或已签订息访协议并实际接受相应补偿救助,仍就同一信访事项进行信访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曾因违法信访行为被行政拘留2次以上或判处刑罚后屡教不改,继续在信访活动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组织、指挥、串联、煽动、资助违法信访活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应依法严惩。
    二、行政拘留怎么不违法?
    有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是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政拘留不算犯罪,包括管制、拘役都不算犯罪。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言,前者的范围比后者大。犯罪一般特指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而违法,指违反国家法规,包括行政法规、民事违法算。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是对触犯行政法规的行为的处罚,是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不是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通常而言的行政拘留,是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而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强制措施,属于一种人身羁束性的强制措施,一般是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但不属于犯罪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条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