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裁决后是否会有纪录?
释义
    案底是指法院对民事纠纷案件的记录和存档,不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案件。刑事案底是指犯罪后被抓获的证据,治安处罚案底是指上报市公安局的案件记录,而行政处罚存档只供当事机关自己查询,没有强制保留时间。
    法律分析
    民事纠纷,由法院负责管辖并裁决,法院会对民事纠纷案件存档。所以,民事纠纷案件,法院当然会有案件记录(案底)。但这里的案底只是法院的案件档案,不是行政处罚案底,也不是刑事犯罪案底。另外,如果没有履行法院判决,法院还会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故意逃避执行的,还会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什么是案底
    1、刑事案底
    一般案底是说你在犯罪后被抓获的证据证明,现在使用省厅指纹比对系统后,全部录入作为以后比对使用。一般是刑事案件。
    2、治安处罚案底
    一般治安处罚案件是不会的,有时候说是留案底,其实是在他所处罚的案件中,并且上报市公安局的,并不会全国性质的。要区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区别。
    3、行政处罚存档
    行政处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开套牌车被罚款、无照驾照机动车拘留15日等,公安机关不可能进行联网,仅仅在当事机关(本案中进行拘留、罚款的公安机关)有存档,但是,该存档并没有强制保留时间,理论上公安机关在当事人丧失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诉讼的请求权之后,这些档案都可以不必保留。保留的只供单位自己查询。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裁决的记录保存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裁决的记录保存期限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管辖区域而有所不同。在某些司法体系中,民事诉讼裁决的记录通常会永久保存,以确保对裁决结果的准确记录和可追溯性。而在其他司法体系中,记录保存期限可能会有限制,一般为数年。这样的保存期限旨在平衡记录的必要性与个人隐私的保护。具体的保存期限应当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司法实践。建议当事人或相关方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具体的信息和指导。
    结语
    案底是指法院对民事纠纷案件进行存档记录的档案。与刑事案底、治安处罚案底和行政处罚存档不同,民事纠纷案件的案底只是用于法院内部的档案管理,并非行政处罚或刑事犯罪记录。如果当事人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故意逃避执行的行为可能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具体案底的保存期限因法律体系和司法管辖区域而异,建议当事人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信息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六章 证据 第七十六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条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向证人送达通知书并告知双方当事人。通知书中应当载明证人作证的时间、地点,作证的事项、要求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等内容。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没有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当事人的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五条 证人出庭作证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证人出庭作证费用。证人有困难需要预先支取出庭作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证人的申请在出庭作证前支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