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知假买假是否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
释义 | 知假买假在购买食品或药品时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受损可要求赔偿,销售者可向生产者追偿;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有协商、调解、申诉、仲裁和诉讼。 知假买假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可要求赔偿;消费者权益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 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可要求赔偿;消费者权益争议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 法律分析 一、知假买假是否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1、知假买假如果买的是食品或者药品的,一般是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必然也应该要求经营者对损害予以赔偿或公平、合理地解决争议。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途径主要有五种: 1、双方协商和解; 2、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行政机关申诉; 4、仲裁机构仲裁; 5、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知假买假行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影响及法律责任 知假买假行为是指消费者明知商品为假冒伪劣或侵权商品,仍然购买或交易的行为。这种行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法律责任。 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禁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侵权商品。知假买假行为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知假买假行为会对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行为助长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给合法经营者带来了不公平竞争的压力。因此,相关法律对知假买假行为也予以严厉打击和处罚。 此外,消费者在知假买假行为中也可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例如,如果消费者明知商品为假冒伪劣或侵权商品,但仍然故意购买或交易,可能被视为参与侵权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知假买假行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涉及相关的法律责任。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应加强对知假买假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并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结语 知假买假行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生了负面影响,违反了法律规定,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同时,相关法律应加强对知假买假行为的监管和打击,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八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标准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