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处理输液输血等不良后果的方法
释义
    疑似输液输血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处理:医患共同封存实物,由医院保管,需检验时由双方指定检验机构,无法指定时卫生部门指定。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当事人申请鉴定,卫生部门安排医学会进行技术鉴定,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
    法律分析
    对疑似输液输血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应如何处理,分析如下:
    1、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
    2、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
    3、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4、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医疗事故鉴定的流程是:
    1、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卫生行政部安排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以及专业知识进行鉴定。
    拓展延伸
    预防输液输血等不良后果的有效措施
    预防输液输血等不良后果的有效措施包括:
    1.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输液输血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2.对输液输血前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过敏史、血型、疾病状态等,以确保选择合适的输液输血方案。
    3.严格执行输液输血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输液输血液品质符合要求。
    4.监测输液输血过程中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记录和处理输液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6.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输液输血安全的意识和操作技能。
    7.定期评估和改进输液输血管理制度,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医疗标准和规范要求。
    8.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提高其对输液输血过程的理解和配合度。
    9.建立科学的输液输血记录和追溯体系,为后续的医疗管理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10.定期进行输液输血相关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输液输血等不良后果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结语
    在处理疑似输液输血等不良后果时,医患双方应共同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并由医疗机构保管。如需检验,应由双方共同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若无法共同指定,可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包括申请、医学会组织鉴定和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为预防不良后果,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评估患者情况、执行质量控制、监测生命体征、建立报告机制、加强培训和教育、评估改进制度、加强沟通、建立追溯体系和设备维护。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