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亲我前天打了95598投诉电话能撤诉吗撤诉会对他人有负面影响吗? |
释义 | 撤诉是原告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可以在宣判前申请撤诉;同时,原告在诉讼中不出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但需注意人民法院裁定是否准许撤诉。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撤诉是法律赋予原告的一项权利,是由当事人自己选择的。首先,原告可以在宣判前申请撤诉;同时,原告在诉讼中不出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拓展延伸 撤诉后的法律责任和影响是什么? 撤诉后的法律责任和影响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撤诉可能导致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撤诉可能导致原告失去对被告的追究权,无法继续追求法律救济。其次,撤诉可能导致原告承担被告的诉讼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包括律师费等。此外,撤诉行为可能会对原告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被认为是无理诉讼或恶意滥诉。最后,撤诉也可能会影响其他相关利益方,如证人、其他当事人等。因此,在考虑撤诉时,应慎重权衡各种可能的法律责任和影响,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建议。 结语 撤诉是原告根据法律规定拥有的一项权利,但其后果需谨慎考虑。撤诉可能导致原告失去追究被告责任的机会,承担被告的诉讼费用和其他费用,并对原告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其他利益方如证人等也可能受到影响。在决定是否撤诉时,应充分权衡各种法律责任和影响,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具体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修订):第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二)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三)涉案物品清单; (四)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五)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