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承担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
释义 | 承担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这些: (1)有违约行为,即必须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 (2)有损害事实,即违约给对方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 (3)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无免责事由。 一、合同纠纷怎么证明违约 合同纠纷证明违约的方法: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2、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没有法律条款的明文规定,不能构成无过错责任;同时,没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不能免责。 4、行为人不必过错。在认定责任时即使行为人提供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也应承担责任。 二、民事诉讼中借款合同不履行是否构成违约条款 借款合同不履行义务构成违约。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以及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构成违约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行为,也就是一方当事人必须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这是构成违约责任的客观条件。违约行为只能在特定的关系中才能产生。违约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着合同关系。如果合同关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无效),则不发生违约行为。2、过错,即违约一方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这也是违约责任的主观要件。当事人违约可能有各种原因,如不可抗力、对方违约等,因这些原因引起违约,当事人不能承担违约责任。只有因违约当事人的原因造成违约责任。因此,违约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主观上必须要有过错。而在双方过错的情况下,过错的大小是其承担违约责任大小的依据。3、损害事实,指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从权利角度考虑,只要有违约行为,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损失即已发生。在违约人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对方当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损害及损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则必须考虑当事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害。4、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违约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只限于因其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其他损失,违约人自然没有赔偿的义务。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对这两种损害违约人应赔偿。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三、继续履行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继续履行的构成要件有: 1、需要有一方当事人作出了违约行为; 2、需要有守约方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行为; 3、需要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如果合同已经不能履行,则无论是事实上的不能,还是法律上的不能,都不应再有强制履行责任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