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协议离婚后同居还受法律保护吗? |
释义 | 不受法律保护。夫妻双方在婚姻登记部门办理了离婚登记,从法律角度上讲已经不是一对夫妻,现在仍然住在一起,属于一种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双方互不负有夫妻的义务,如忠实、扶养等;同时也不享受夫妻之间应当具备的权利,如遗产的继承等。 一、未征得配偶同意放弃财产继承可以吗 夫妻一方放弃继承权不构成侵犯了配偶的财产权,继承权是一种具有人身性质的权利,夫妻双方互为法定继承人,但对于夫妻各自的父母,只有各自具有继承权。所以,夫妻一方放弃继承权并不侵犯配偶的财产权。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放弃遗产继承的行为是法律赋予继承人独有的权利,该行为属于陈某依法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无需征得配偶同意。并且,该放弃行为不影响原夫妻关系另一方履行对子女、配偶的法定义务,没有侵犯合法权益。 遗产未分割前,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是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并不需他人同意;以及一方放弃继承权的行为导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时方为无效。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从时间顺序上看,在继承开始时,继承人并不是马上取得继承财产的物权,而是指继承程序的开始,此时,能继承的遗产份额还处于未定状态,即不是继承人的,更不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只有继承人未做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后,此部分遗产份额才能转移成为继承人的财产,继而配偶才对继承的财产享有共同所有权。因此,在继承人作出是否放弃继承权时,遗产份额根本就还没有转化为夫妻的共同财产,所以也不可能会损害到配偶的利益。 二、购房假离婚有风险 存在哪些风险 假离婚是违法行为。假离婚主要有下列风险: 1、夫妻共同财产可能变成一方的婚前财产。 2、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一致。 3、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4、一旦登记离婚,相互之间就没有了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同时也丧失了财产的继承权。如果一方不幸离世,在法律上另一方也无法继承财产。对于“假离婚”的当事人,可能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三、丈夫不给妻子钱违法吗 丈夫不给妻子钱是否违法视以下情况而定: 1、夫妻之间虽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结婚男女双方都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一般男方不给女方钱是不犯法的,而且若男女双方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更是如此;以下情形除外,法律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1)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2)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因此,若妻子存在以上情形,丈夫不给妻子钱,妻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但如果女方没有生活能力,男方不给钱的,属于不履行自己的扶养义务,有可能构成遗弃罪。在婚姻存续期间,若妻子有残疾、重病、生活困难等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情形,丈夫不提供给妻子必要的经济支持是违法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另一方,主张扶养费。 扶养义务的具体内容如下: (1)当夫妻一方失去劳动能力时,另一方负有扶养和照顾对方生活的义务; (2)当夫妻一方生病时,另一方必须给予照顾或者送院治疗,承担相应的医疗和护理费用; (3)当配偶一方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时,另一方有担任法定的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和接受扶养的权利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应自觉履行扶养义务。 夫妻之间互负扶养义务的条件如下: (1)所谓一方确实需要扶养,是指一方无独立生活能力,具体包括: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缺乏生活来源、年老、患病,等等,生活水平将急剧下降、不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生平; (2)另一方确实有能力扶养,给付扶养费的一方,应该是从婚姻中获得利益的一方,并且是有相应经济能力和经济条件承担给付者,可以通过物质上的资助等方式使另一方能够生活,摆脱困难境地。 只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夫妻之间才互负扶养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