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接受调解的后果
释义
    不接受调解的,有以下几种后果:
    1、根据调解自愿的原则,原告不同意调解,那么调解协议将是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对案件进行及时判决,对于双方争议的法律事实应当依据判决进行执行。
    2、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3、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调解方案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宣读调解纪律、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双方当事人陈述案件的事实与理由;
    3、调解员归纳当事人争议的焦点;
    4、当事人对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辩论;
    5、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当事人教育,调解员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疏导,帮助当事人提高认识,解开思想上的问题,消除对立情绪,引导当事人对纠纷事实和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及各自权利义务达成一致意见;
    6、达成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或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由双方当事人认可达成调解协议;
    7、调解不成立的。对于一次调解不成立的,可以中止调解,告知当事人延期另定时间继续调解,对于经多次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在做好双方当事人稳定工作的基础上,终结调解,告知当事人向有关部门申请处理或人民法院起诉;
    8、调解委员会回访当事人。调解结案后应及时回访当事人,听取当事人和群众意见,巩固调解成果。
    综上所述,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接受调解,可能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诸多负面后果。建议当事人在处理争议时,应该理性思考,积极寻求调解并以和解为目标,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