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 -法律责任
释义
    法律分析: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
    (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二)免责
    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6: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