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多少度以上不能军训 |
释义 | 高中新生军训在气温35℃以上(含35℃)时段,严禁在室外开展军事训练。 以长沙为例,早在6月23日就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自8月6日至8月14日,湖南已连续9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而预警,绝不仅仅是一种提醒。高温黄色预警,有关部门和单位就应对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而当达到高温红色预警级别,就要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 我们对常年适应了户外工作的工人都有明确的保护性规定,更何况是一些缺乏长期专门训练的学生呢?普通人在户外稍微走一走,都大汗淋漓、头晕目眩,更何况是要穿着制服站军姿、踢正步的学生呢?因此,南京、长沙等地采取的果断措施,不仅应该,而且必须。高温之下,军训暂停或延期,这既是讲科学,也是讲安全,更是以人为本。 特殊天气当有特殊应对,如果还是按照某种惯例行事,就很可能诱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这方面并非没有教训。2016年8月,央广网曾报道一起案例:陕西泾阳县泾干中学一名16岁学生在军训期间猝死,而事发前两天,泾阳县气象局已经发出高温黄色预警,且该生已有中暑症状。但面对采访,涉事学校校长表示自己并不知道高温预警是什么。 如果说,当年的一些教育管理者,对高温预警还不足够了解,那么在今年的这个夏天,一些地方的高温动辄突破历史极值,对高温预警的相关报道和科普大量输出,相关管理者就没有理由不引起重视、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至于锻炼学生们的体质和意志力,并不急于一时。军训的意义,不在于完成某个固定的入学程序,也不是为了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集中锻炼孩子,而是教会他们热爱运动、健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勇敢、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这个工作是长期的,重在引导,而非形式。 事实上,不只是高温,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诸如台风、雷暴、冰雹、强降雨、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上至国家政策,下至网络舆论,都对极端天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曾发布通知,明确一旦出现极端天气等非常情况,要坚决即时启动最高等级响应,该停学的停学,该停工的停工,该停业的停业,该停运的停运。 持续的超高温之下,一定要杜绝侥幸心理,克服麻痹思想,尽量把相关工作做到前面、做到全面。高温预警启动之时,什么事情不应该再做了,什么事情应该及时去做,也应在全社会尽快形成共识,并落实到方方面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