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举报买房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 |
释义 | 个人信息泄露应采取三种方式维权:要求删除信息、投诉举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根据我国法律,泄露个人信息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需受罚。出售信息构成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偷窥、偷拍等行为属违反治安,可处拘留或罚款。 法律分析 买房个人信息被泄露,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1.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3.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个人信息被泄露,属于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侵害公民名誉权等权利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罚 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来定。 1.如果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如果只是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般会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结语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若遭遇信息泄露,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一是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信息或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二是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三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我国法律规定,个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具体处罚将根据情节定夺,严重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轻微者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个人隐私权益,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