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法经营种子罪行的刑事责任及其处罚措施
释义
    非法经营种子的刑事责任及处罚:根据《种子法》,非法经营种子违反法规,可被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按非法经营罪处罚,可能判有期徒刑并处高额罚款或没收财产。相关法律依据包括《刑法》第225条和《种子法》第77条。违法行为包括未取得许可经营限制买卖物品、买卖许可证或批准文件、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等,以及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吊销种子许可证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将受限制。
    法律分析
    一、非法经营种子刑事责任怎么处罚
    没有取得相应资格的情况下,进行种子买卖的,违法了种子法的规定,可以依据《种子法》的规定处罚,罚款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按非法经营罪处罚,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处理高额的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二、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种子法》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可以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一)未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子的;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三)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子的;
    (四)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被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种子法》和《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种子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未取得相应资格进行种子买卖的,将根据《种子法》规定,可能面临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按照非法经营罪处罚,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面临高额罚款或财产没收。此外,根据《种子法》第七十七条,违反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相关规定的行为也将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的处罚,并可能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被吊销许可证的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员将受到限制。这些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假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二万元的,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二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因生产经营假种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种子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1修正):第七章 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 第五十九条 为境外制种进口种子的,可以不受本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限制,但应当具有对外制种合同,进口的种子只能用于制种,其产品不得在境内销售。
    从境外引进农作物或者林木试验用种,应当隔离栽培,收获物也不得作为种子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二万元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二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因生产经营劣种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种子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56:26